注冊新用戶
注冊新用戶
修改密碼
黃山新聞網訊(文/圖 吳源凡 )“現在飲水方便很多,喝著也放心”,霞坑鎮洪琴山后自然村的村民們說道,“上半年鎮里承諾解決的飲水安全問題如今已經得到解決,大家都能飲上水安心生活了”。面臨冬季枯水期,該鎮結合全縣飲水保障暨抗旱工作,由主要領導親自帶隊,組織人力,動態研判。通過打井和尋找水源等方法,解決了困擾山后村內90多戶近300人的飲水安全問題。
今年年以來,霞坑鎮聚焦社會群眾“急難盼愁”問題,用誠用實推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有序開展。同時為進一步推進農村誠信文化建設,培育文明鄉風,助推鄉村振興,霞坑鎮上下聯動、內外協同、多措并舉開展好各項工作和民生活動,持續印發“霞坑信用名片”。
??夯實誠信基礎,信用進機關。為加快推進政府誠信建設,切實增強政府公信力,努力營造依法履職、誠信高效、廉潔從政的政務服務環境,提升群眾滿意度,該鎮四堅持打好基礎。一是堅持依法行政,自覺運用法治思想和法治方式推動政府工作,積極踐行服務承諾,做到言行一致。二是堅持廉潔奉公,嚴格落實中央“八項規定”和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杜絕不良行為,轉變工作作風。三是堅持勤政務實,嚴格按照工作程序辦事,同時為急事特事開通綠色通道,力爭做到便民利民、高效服務。四是堅持政務公開,從群眾需求出發,向社會公開工作職能,增加工作透明度,讓群眾看得到、聽得懂、能監督、好參與。今年以來,該鎮兩中心即綜合治理中心和為民服務中心,結合駐村夜訪等工作,開展法治及信用宣傳活動6次,解決矛盾糾紛14起,同時各站所發放公開惠農補貼9批次共214次等。黨建引領信用村建設A級以上用戶占全鎮總數的52%,霞坑村用信兩百萬,用于收儲壩坑自然村整村閑置農房。
豐富應用場景,信用進農村。全方位多角度讓社會群眾認識并運用“信用+”。以“黃山市中小微企業綜合金融服務平臺”為例,該平臺依托政府大數據,提供一站式、個性化服務,入駐24家銀行機構。推行信易貸,助力提升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融合,使上下游中小市場主體融資更加便利與可獲得。目前,該鎮已有100余家商戶注冊了平臺用戶。同時,該鎮推進失信懲戒機制,讓市場主體敬畏市場、珍惜信用,提高自身“信用額度”,讓“信用+金融服務”促進商戶尤其在疫情期間良性發展。以轄區防范和處置非法集資為例,農忙季節不僅是百姓辛勤勞動收獲的時期,也是非法集資、電信詐騙等非法金融活動的高發時期。近期,霞坑鎮充分利用國慶等假期群眾活動增加的關鍵時間節點,以關注農村老年群體為重點,開展防范處置非法集資宣傳活動。講解相關法律知識、實際案例,提高群眾思想認識,不貪便宜不集資,誠信做人。通過“信用+防處非”,該鎮線上線下齊宣傳營造了良好氛圍,妥善處理了違規活動1起,國家防詐中心APP注冊5700人。
優化發展環境,信用進企業。結合“放管服”改革,該鎮學習貫徹落實《關于推進社會信用建設高質量發展促進形成新發展格局的意見》,做好轄區內企業金融風險識別、指導管理等環節。發放行業信用宣傳資料,實地走訪調研,對領域政策、法律法規、信用修復、市場監管、安全生產、環境保護、疫情防控等內容深入宣傳。同時該鎮統計站緊緊圍繞著新時代現代化經濟體系建設目標,系統推進高標準統計基礎建設和管理。聚焦工業、農業、投資、人口等項目,結合鎮內實際,保障資料來源,按規定臺賬和計算方法,不斷提升統計指標數據質量。自開展統計造假不收手不收斂問題專項糾治工作以來,該鎮共組織自查工作3次,全面深入對轄區投資項目,工業企業,檔案記錄等進行排查。堅持標本兼治、綜合施策,堅決做到先有據再有數,嚴防統計數據失實,落實防范和懲治統計造假。
下一步,霞坑鎮將繼續運用信用理念和方式加強鎮內誠信文化建設工作,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加強政府、群眾、企業的誠信建設,推動形成崇尚誠信、踐行誠信的良好風尚。
編輯:洪書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