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新用戶
注冊新用戶
修改密碼
歙縣璜田鄉六聯村曹榮輝是一位80后,曾長期在山東濟寧兗州區經營茶葉生意,積累不少客源。2015年初,本著制好茶的夢想,他將茶葉店交給妻子打理,毅然從山東返回老家,投入數百萬元,先后流轉梯地茶園近300畝,建設茶葉生產基地,創辦茶葉合作社,以“基地+合作社+農戶+會員”的模式,堅守初心,用心推介家鄉茶葉,以高質量服務贏得群眾和市場口碑,走出了一條符合山區特色的創新發展之路。
4月6日,春暖花開,曹榮輝流轉的茶園地里迎來了十余名來自蕪湖的游客。他們登上高山,盡情享受大自然的美麗風光,步入茶園,親自體驗采茶、制茶、品茶的樂趣。“風光非常美,人在其中很愜意。”蕪湖游客陳捷非常開心。“城市里主要都是高樓大廈,這里大部分都是大自然的美,體驗感覺完全不一樣。”蕪湖游客朱天愷也有同樣的感受。
六聯村位于歙縣南部深山區,重巒疊嶂山勢陡峭,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建設而成的高山梯田茶園,有1300多畝,如今滿是翠綠,郁郁蔥蔥,蔚為壯觀。曹榮輝依茶園山腳而建的2600多平方米的茶葉加工廠房內機器轟鳴,一派繁忙。據了解,開辦制茶廠初期,曹榮輝便多次前往浙江麗水、松陽學習制茶、茶園管理技術,陸續投入近120萬元引進了鮮葉篩選機、茶葉色選機、圓兩斗烘焙機等制茶設備,千方百計提高茶葉品質,為夢想不斷努力。“通過學習,去了解茶葉如何提香,怎么保持茶葉的色彩,一次次的改進,我們茶葉的品質有了較大提升,也更受市場歡迎。”曹榮輝說。
與茶葉打交道超過二十年的曹榮輝,一直夢想著能將家鄉產自梯地茶園的茶葉推廣得更遠、更好。這幾年通過調研,針對六聯村土茶品種較多和品質不高的實際情況,曹榮輝已經有了新的打算。“未來茶葉在發展上要趕早,跟農民一起合作,種植烏牛早茶樹品種,未來農民如果能提前二十天采茶,一天收入最少300塊錢,也是說二十天能提升6000塊錢。”
曹榮輝的實干精神、務實舉措,也獲得當地群眾的認可。傍晚時分,當地茶農都愿意將剛采摘來的鮮葉賣給曹榮輝。“他這個人做人挺好,把茶葉賣到這里,價格要高好幾塊錢,一季茶葉下來要多好幾百塊錢收入。”六聯村茶農胡梅紅說。
近三年來,曹榮輝穩步經營,茶廠每年平均收購鮮葉達25000多公斤,名優茶年產值穩定在300多萬元。有夢想就有方向,唯有腳踏實地,未來才更加可期。通過實踐,曹榮輝的思路也愈發清晰明了。他一方面積極申報“茗正四方”和“樂育堂”兩個茶葉品牌,計劃將茶體驗及茶學游融入到基地規劃當中。未來的茶園將實行分片區分地塊認領,吸引更多的人來家鄉采茶、品茶。“現在都講究流行體驗式消費,真正做到茶旅一體化,不斷融合深化,從而建立起溝通和互動的平臺,帶動鄉村經濟發展和村民致富。”曹榮輝自信滿滿。
編輯:文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