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新用戶
注冊新用戶
修改密碼
國慶中秋假期,休寧縣圍繞“文化傳承、紅色記憶、鄉村休閑”三大主線,推出系列特色活動,文旅市場活力十足,秩序井然。
文化體驗融合山水,非遺技藝引客來。齊云山生態文化旅游度假區“云山共慶·白岳潮仙”2025國慶逍遙季活動持續升溫,情景演繹、民俗互動、潮玩打卡等項目吸引眾多游客沉浸體驗。佳龍豆腐文化園“古法非遺豆腐制作”備受親子家庭青睞,游客親手磨豆、點鹵,感受傳統技藝魅力。狀元博物館同步推出“雙節品非遺·指尖傳匠心”“雙節習翰墨·臨帖承文脈”等互動項目,文化氛圍濃厚。
紅色主題展覽紛呈,家國情懷深入人心。假期,休寧縣美術館舉辦“銘記勝利榮光禮贊華誕風華”主題書畫作品展,以筆墨寄情,抒發愛國之心。狀元博物館同期推出“烽火畫卷——宣傳畫中的安徽抗戰記憶”圖片展,吸引不少游客進館重溫歷史歲月。
與此同時,鄉村休閑游熱度不減,樂活體驗各具特色。商山鎮黃村村“千年古村‘國慶一站式樂活體驗’”熱鬧開啟,傳統手作、民俗表演與田園趣味交織,游客絡繹不絕。月潭湖旅游區游船項目成為休閑熱點,祖源、木梨硔、徽州天路等鄉村旅游點同樣迎來大量游客,徒步觀景、農家體驗、田園攝影等活動廣受歡迎,鄉村慢生活成為假日優選。
此外,休寧縣文旅部門在齊云山等重點區域增設志愿服務崗,加強執法駐守巡查,做好客流疏導與文明旅游宣傳。該縣還增開縣城至齊云山的夜間公交,方便游客出行,讓游客在安全、舒心、熱烈的氛圍中暢享假日時光。
國慶中秋假期,徽州區累計接待游客134.5萬人次,同比增長20.1%;實現旅游綜合收入13.01億元,游客人均消費967.4元,較去年提升407.4元,同比增長72.75%。
該區聚力打造“不夜徽州·等你來嗨”夜經濟IP,系統構建夜間文旅消費場景,常態化開展呈坎“盛世徽州·社戲魚龍舞”、西溪南觀光列車夜游、大靈山《靈山戀》情境演繹、“尋橋覓魚·燈耀唐?!钡纫归g活動,形成“東南西北皆有夜戲”全域全時布局。假日期間,全區夜間消費5.46億元、占比提升至42%,成為拉動消費的核心增長極。
徽州區聚焦多樣化、差異化的文旅消費需求,加快文旅產品迭代煥新,策劃魚燈巡游、呈坎曬秋、蜀源草龍等非遺民俗活動30余場,累計吸引客流超百萬人次。該區深化“一村帶五村”,完善西溪南、石橋片區“水陸空”場景(竹筏、觀光列車、熱氣球),假日期間,僅石橋村集體經濟增收便達40萬元。當地還通過攜程、徽商銀行APP等平臺發放“惠游徽州一券嗨玩”“徽味食足豐光無限”兩類文旅消費券,覆蓋4家收費景區及240余家住宿單位,疊加“票根優惠”可享最高50%折扣,累計核銷率達98.7%,撬動二次消費率達1200%。
此外,該區在重點區域設置志愿服務點40個,日均在崗志愿者500余人,假日期間,累計提供咨詢引導、應急救助等服務5萬人次。在酒店民宿及游客中心創新投放“心形服務卡”2萬份,實現“服務找人”。全區21家機關企事業單位錯時免費開放內部停車場,提供便民車位1003個。增設9輛夜間公交,累計輸送游客超3000人次。嚴格執行涉旅投訴“1124”工作機制和先行賠付機制,受理游客投訴221件,辦結率100%。
國慶中秋假期,黟縣推出西遞特色曬秋、踏歌行舞蹈演出、碧山儺舞·一夜魚龍舞、花燈巡游等22項特色活動,以最美姿態迎接八方來客。
西遞、宏村開展非遺體驗花燈、香囊制作、婚俗表演、近景徽劇演出,碧山開展一夜魚龍舞,古城開展花燈巡游等系列活動;各文化場館開展“體彩杯”國慶籃球賽、“巧手做花燈非遺樂傳承”等活動;各民宿、研學基地相繼推出做花燈、制香囊、剪紙、扎染、DIY徽墨等徽州非遺體驗活動,全縣充滿著濃濃的節日氛圍。
白天游熱鬧非凡,晚上逛燈火璀璨。在宏村和黟縣古城,入夜非遺花燈巡游如夢似幻地展開,五彩斑斕的花燈在古樸的街巷中緩緩移動,照亮了每個角落。西遞的燈光秀繽紛多彩,明經湖音樂噴泉風姿綽約,水幕演藝秀《西遞傳奇》將西遞的故事徐徐展開。碧山村的“一夜魚龍舞”,游客與村民共舞魚燈和龍燈,萬人空巷,仿若流光溢彩的星河。
此外,為做好假期“寵客”服務,黟縣嚴格落實“限量、預約、錯峰”要求,按照景區核定的最大承載量,不斷完善旅游者流量控制方案。西遞、宏村景區設立聯合投訴點,踐行“楓橋經驗”,運用“退一步想工作法”,實行“快速理賠”“先行賠付”,保障游客權益。同時,該縣在關鍵交通節點設立文明旅游志愿服務點,主動提供文明宣傳、指路泊車、免費茶水等服務,從出行到游覽全方位為游客提供細致入微的關懷。
據統計,國慶中秋假期,黟縣景區共接待游客469818人次,同比增長29.87%;門票收入1996.82萬元,同比增長9.27%。其中西遞接待游客86196人次,同比增長13.89%,宏村接待游客200111人次,同比增長13.98%。
編輯:程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