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新用戶
注冊新用戶
修改密碼
休寧縣汪村鎮大連村查山古村落海拔700多米,位于皖贛交界的高山間,與板橋鄉梓塢村、樟前村以及楊源村梓槎組接壤,位于率水支流磣溪河源頭,這里群山連綿,山高險峻,10公里長的彎彎曲曲沿山公路與兩旁山巒如黛、竹木云霧繚繞交織在一起,宛如一條巨龍蜿蜒山間,如詩如畫。而查山古村落就靜臥在這偏僻的深谷之中,十幾位留守老人深居此地,仿佛過著與世隔絕的世外桃源生活。
近日,在大連村黨總支書記陪同下,挖掘史記采訪組一行,專題采訪查山、大連兩個古村落在三年游擊戰爭、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期間這里發生的紅色故事。
在艱苦的革命戰爭歲月里,查山曾是皖浙贛邊區革命根據地活動中心之一,是休婺中心縣委所在地,也是新四軍皖浙贛支隊后方基地。由于查山地處偏僻,與石屋坑和梓溪相處較近,群眾基礎又好,熊兆仁、劉毓標、倪南山、李步新、丁鐵牛、陶鋼等老一輩革命家經常在查山一帶開展游擊活動,與查山窮苦人民結下了魚水之情。并發展了當地幾名群眾為中共黨員,在黨組織領導下,查山人民傾其所能開展救護游擊隊傷病員、保護部隊被服廠、為游擊隊提供糧食等活動。查山人民對子弟兵忠心耿耿,對傷病員親如兄弟,擁現出許多軍擁民,民擁軍感染力強的動人故事。
歸途中,村支書又帶領采訪組來到大連行政村。由于群眾基礎好,大連村也曾是游擊隊經常活動的地方。1948年12月25日,由熊兆仁率領的游擊隊來到大連村吳氏宗祠(崇睦堂),召開了皖浙贛等地三個工委聯席會議,著重討論決定三個工委所轄的游擊區合并成立皖浙贛大工委。大工委的成立對鞏固現有根據地、開辟新區,以及解放周邊縣城都具有戰略意義。
編輯:葉淑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