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新用戶
注冊新用戶
修改密碼
日前,民企安徽拓山重工股份有限公司敲響“上市鐘”,成為宣城第8家A股公司?!扒珊稀钡氖?,這8家企業中,有7家是民營企業。這是黨的十八大以來,宣城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一個縮影。
有數據表明,在宣城,平均每43個人擁有一家民營企業。如果算上個體工商戶,每12人中就有一個老板。
數量多,貢獻大。2021年,宣城民營經濟增加值占全市GDP69.5%,位居全省16市第一。此外,民營經濟還貢獻了全市近97%的市場主體、83%以上的稅收、97%的研發經費,吸納了全市80%以上的就業人口……
“他們是經濟發展的‘生力軍’、稅收收入的‘主渠道’、科技創新的‘強引擎’、對外開放的‘動力源’、穩定就業的‘壓艙石’?!痹谛鞘形瘯浛讜院昕磥?,廣大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是宣城發展“當之無愧的最強主力、當仁不讓的最大功臣”。
在民營經濟的拉動下,宣城發展不斷跑出“加速度”。2021年,全市GDP增速10.1%,居長三角41城第4位。
十年砥礪磨一劍。眼下,“民營經濟”這把利劍已經出鞘。
宣城,做對了什么?
兩條路徑
“宣城民營經濟的發展,既是客觀使然,也是干群發揮主觀能動性的必然?!币幻數亟洕鷳鹁€的老兵如是說。
誠然,客觀方面,宣城成立地區、設立地級市較晚,在國有經濟充分發展的上世紀七八十年代“沒趕上趟”,這倒逼了民營經濟的破土、生長。同時,宣城毗鄰江蘇、浙江,深受這兩個民營經濟大省的影響。
占主導的是主觀方面。
過去幾十年間,宣城所轄的寧國、廣德,闖出了兩條截然不同的民營經濟發展路徑,為全市民營經濟的成長,筑牢了基礎、提供了借鑒。
哪兩條路徑呢?
一是著眼內生動力,推動鄉鎮企業改制為民營企業的“寧國路徑”。二是發力雙招雙引,用好區位優勢、筑巢引鳳的“廣德路徑”。
順著各自路徑,兩地一路狂奔。
作為“回報”,2021年,寧國、廣德民營經濟增加值占GDP比重均超過70%;同年,它們雙雙躋身“安徽縣域經濟總量20強”,分列第14位、第20位。
更具現實意義的是,兩條路徑勾勒出宣城民營經濟的基本“打法”。而近十年來,這一“打法”愈加成熟。
一邊是內生動力不斷增強。
這一點在宣酒身上體現得尤為明顯。在我國白酒行業,素有“西不入川,東不入皖”的說法。這句話,從側面道出了安徽白酒市場的激烈競爭。正是在這般背景和疫情不利影響下,2021年,宣酒逆勢完成“雙增長”,主營業務收入15億元,凈利潤超1億元。
另一邊是雙招雙引成效凸顯。
在寧國,落戶十年的金瑞玻纖車間內,400臺織布機晝夜運轉,月產玻璃纖維布數百萬米;在廣德,落戶更久的公元管道是集團除本部外最大的生產基地,也是廣德經開區首個產值突破10億元的企業;在宣州區,立訊精密自建成投產起,產值逐年倍增,2022年預計達14億元……
數據顯示,2021年,宣城新建省外投資項目數居全省第1位,80%以上來自滬蘇浙。
八只股票
熱衷于資本市場,是宣城民企的共性。
2006年,中鼎集團核心公司中鼎股份完成“借殼”,開啟了宣城民營企業上市的大門。
截至9月1日,宣城共有境內上市企業8家,其中寧國4家、廣德2家、旌德和郎溪各1家,總數位居安徽第5。它們中,除江南化工近期由“私”轉“公”外,均為民營企業。
“近十年來,我們通過培訓輔導+真金白銀,積極推動企業沖刺資本市場。”據宣城市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負責人介紹,按照目前政策,在滬深交易所上市的宣城企業,能夠獲得總計1200萬元的財政獎勵;在境外上市的,能獲得1000萬元獎勵;在北交所上市的,也能根據不同情形,分階段獲得獎勵。
他透露,截至6月末,除了已經“入場”的8家公司,宣城還有過審待注冊企業1家、上市在審1家、輔導備案3家。此外,16家企業掛牌“新三板”,349家掛牌省股交中心,多層次上市掛牌的企業體系初步形成。
擁抱資本市場有何好處?
首當其沖的是企業受益。
“上市,有利于我們做大、做強、做優主營業務。”2006年,位于寧國的中鼎股份亮相資本市場時,創始人夏鼎湖擲地有聲。事實證明,他的判斷完全正確。至2021年,中鼎集團已連續8年銷售收入突破百億元,而上市當年,這一數字僅為17.12億元。
其次是相關產業、民營經濟得利。
上市后,企業的加速壯大,勢必帶動產業鏈上下游發展。而這些“鏈”上的配套企業,大多數是民營企業。
政府“四手”
在剖析宣城民營經濟發展脈絡時,有一條主線不容忽視,那便是政府的頂格推動。
“指導幫忙是高手、企業經營不插手、遇上困難伸援手、碰到危機不放手?!毙鞘衅髽I(企業家)聯合會會長、安徽宣酒集團董事長李健用“四手”來概括當地的親清政商關系。
十年來,尤其是疫情發生以來,宣城各級黨委政府用好“四手”,為企紓困、助企發展。
在廣德,安徽永茂泰汽車零部件有限公司總經理王斌沒有想到,上午10點反映因疫情遇到物流難題,下午5點就拿到了通行證。十小時后,公司生產的汽車零部件就順利運抵目的地?!胺招柿钊擞∠笊羁?。”他說。
在涇縣,當地通過打造營商品牌、激發主體活力、完善工作體系“三板斧”,不斷優化營商環境,促進民營經濟發展。據涇縣人民政府縣長許立勛介紹,今年1-8月,全縣民營企業入庫稅款9.11億元,稅收總額及增加額穩定保持在全縣總額80%以上。
“四手”之外,宣城對企業家的認可、尊重同樣可圈可點。
在宣州區,區委書記俞志剛常說,“對待民營企業家,要高看一眼、厚愛一分?!痹谒磥?,企業家是經濟發展的重要動能,“黨委政府要關心、愛護。”
全市層面,更是如此。
今年2月7日,春節后的第一個工作日,宣城召開全市民營經濟發展大會。會場不設主席臺,臺下座位的中間位置全部留給企業家。會議表彰合影環節,站“C位”的仍然是企業家。
眼下的宣城,正行駛在高質量發展的“加速道”上。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安徽“三地一區”打造等都為這座城市描繪了廣闊前景,積蓄了十足后勁。在加速建設新階段現代化美好宣城的征程中,宣城民營經濟必將迎來新的發展機遇。
“我們要攜起手來,推動全市民營經濟提質擴量增效,再創宣城民營經濟新輝煌。”在上述大會上,孔曉宏如是說。
……
“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鼻О倌觊g,這座位于宣城市北郊的名山,吸引了眾多文人墨客駐足。而今天,敬亭山孕育、匯聚著越來越多的民營企業家。
他們,正書寫新的時代篇章。
編輯:洪書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