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新用戶
注冊新用戶
修改密碼
從中南大學冶金專業博士畢業的金偉,如今是銅陵有色集團旗下安徽銅冠產業技術研究院冶化研究所的一名技術助理。回顧自己選擇銅陵、加入銅陵有色集團的決定,他深感這步棋走對了。
9月26日,和同事忙完高純銅鑄錠設備調試工作后,金偉在下班時間又和女友籌備起即將到來的婚禮事宜。去年7月入職至今,一年多的工作經歷讓金偉感受到了銅陵這座城市對人才的尊重與厚待。
“來到銅陵后,除了單位提供的安家補助,市里還為每位博士提供30萬元的‘人才房票’,幫助我順利解決了安居問題。”金偉告訴記者,雖然身處傳統行業,但伴著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的深度融合,公司對研發投入和團隊建設非常重視,自己的專業特長也得以充分發揮。雖然入職才一年,但他和團隊已成功申報了4個產業化科研項目。
“有人才政策的暖心支持,有施展才華的廣闊平臺,我決定在這里安家立業、追逐夢想。”金偉說。
未來區域發展的競爭主要是城市間的競爭,城市間的發展競爭核心是人才競爭。在銅陵,像金偉一樣選擇扎根的人才越來越多。
“十四五”以來,銅陵打造“與人才 銅成長”人才工作品牌,圍繞有政策、有平臺、有機會、有溫度,推動人才政策從“產業人才8條”“人才銅聚9條”升級到“人才強市10條”。同時廣泛舉辦“招才引智高校行”等活動,人才招引工作取得顯著成效。近四年,該市大學生招引數年均增速超60%,躋身中國城市人才吸引力百強。2024年,該市新增領軍人才245人,累計認定省E類以上高層次人才超8000人。銅陵實現連續三年人口凈流入,以130.2萬常住人口數量實現人才資源總量達到30.2萬人。
蔬菜是自己種的,雞鴨是自己養的,東北大炕是自己建的,小院里的池塘是自己翻新的……今年3月,付堯、陳瓊以及幾個985大學畢業的同門師兄妹,相約前往銅陵市義安區西聯鎮老觀村,通過眾籌方式“盤下”了一個1100平方米小院外加幾畝土地,建設了名為“行路人小院”的鄉村藝術空間,成為“鄉村種夢人”。
“來到銅陵之后,我們不僅收獲了廣泛關注,還享受到相關政策支持,這都給了我們信心。”發起人付堯告訴記者,當前大家正在精心改造小院,用心拍攝短視頻,“我們不是前來寫生的過客,而是要留在這里,成為鄉村價值的挖掘者。”
如今在銅陵,這樣的“鄉村種夢人”如雨后春筍般涌現。
在銅官區農林村,胡青青、阮鵬飛夫婦租下閑置房屋,打造“車站里里”鄉村文化會客廳。在郊區大院村,“90后”夫婦程陵、胡婷婷將白姜與文創融合,打造的品牌“山禮”白姜入選安徽特色伴手禮。在樅陽縣樅陽鎮,返鄉創業的余青青、余永斌姐弟倆已成為致富帶頭人。
“十四五”以來,銅陵市啟動青年發展友好型城市建設,制定“三年行動計劃”,為青年人才打造普惠均衡的成長之城、創新創業的活力之城、精致高效的品質之城、樂享生活的友好之城、建功立業的奮斗之城。2023年以來,銅陵圍繞青年所需,在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的基礎上,通過開辦“青年夜校”、組織青年交友聯誼活動、舉辦青年人才集體婚禮、發放“銅都英才卡”等方式,讓廣大青年感知城市溫度、融入發展肌理。
9月15日,銅陵正式發布“樂創銅都”行動計劃,設立規模為1億元的“人才科創基金”。根據該計劃,到2027年,銅陵將升級10個以上高品質青年創業孵化載體,開發100個青年人才高質量創業項目,支持1000名青年人才創業,帶動10000名青年人才就業。可以預見,城市與人才“雙向奔赴”的故事,將在銅陵持續上演。
編輯:吳孫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