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新用戶
注冊新用戶
修改密碼
9月23日,2025世界制造業大會落下帷幕。
連續4天,在合肥濱湖國際會展中心,一件件大國重器、前沿科技產品,讓來往觀眾驚呼“制造之變,日新月異”;在新能源汽車、高端制造、跨國公司對接等分論壇活動上,重要政策發布、項目對接簽約,給未來留下無限想象空間。
世界制造業大會已連續8年在合肥舉辦。盛會如時間刻度般見證著安徽產業能級的躍升,也見證著安徽創新創業生態日臻成熟。
國際社會的認可,是對安徽營商環境優化的最佳印證。正如四度參會的全球中小企業聯盟名譽主席克里斯蒂安·武爾夫所說:“每一次,我都深切地感受到了這里創新的強大動力,以及對合作的堅定信心。”
人氣與口碑“雙贏”
2018年,第一屆世界制造業大會舉辦,一個面向全球開放合作的全新窗口就此開啟。首屆邀請了來自全球2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嘉賓參會。
時間來到2025年,國際化成了本屆大會的亮點之一。有超過40個國家和地區的政府官員、企業代表、國際組織和商協會負責人等嘉賓出席,其中外賓人數占比超過50%。
本屆大會還舉辦一系列國際化活動,2025國際商協會大會、智能制造國際合作發展對接會、中小企業出海暨國際產業鏈合作對接活動、皖德中小企業合作對接會、進博會外企(安徽)對接會等,開展更深層次、更寬領域經貿合作交流,拓展制造業國際合作的“朋友圈”。
安徽的過硬實力,不僅積攢了高人氣,而且有口皆碑。這片投資熱土,越來越受青睞。
香港地區是安徽最大的外資來源地。香港安徽聯誼總會會長方方表示,香港與安徽之間存在“完美互補”:香港企業具有國際人才優勢,安徽具有科創能力優勢、制造業優勢以及成本優勢,彼此恰是對方最需要的拼圖,雙方可以共同發展、互惠互利。大會期間,香港安徽聯誼總會與安徽省外商投資企業協會簽訂了皖港企業家經貿合作聯誼機制框架協議。
美中貿易全國委員會高級副會長范諾亞說:“超八成的在華美國企業實現盈利,多數企業選擇長期扎根中國,并計劃深化本地化戰略、拓展內陸省份。”
勢加透博科技有限公司專注于潔凈動力無油壓縮機研發與產業化。公司負責人張學鋒說:“安徽科技創新發展亮眼、制造業發展飛速,所以,我多次來這里,尋找合作機會。”這次參會,他希望與科大訊飛、陽光電源等頭部企業建立聯系與合作,共同探討AI算力中心、儲能系統熱管理等領域的創新升級,做安徽制造業升級“合伙人”。
今年的世界制造業大會,斯洛伐克作為主賓國亮相。
斯洛伐克經濟部國務秘書弗拉基米爾·西蒙尼亞克說:“安徽省在以科技創新引領高質量發展上給了我們很多啟發,我們將以此次世界制造業大會為契機,深化與安徽在汽車、新能源、農業、人文等領域的交流合作,真正實現共贏!”
安徽“氣質”日新月異
士別三日,當刮目相待。在這場盛會里,嘉賓們驚嘆于安徽的改變如此之大。
中國歐盟商會副會長代開樂說:“2007年,我第一次來到安徽合肥。這次來,我看到沿街高樓林立,安徽肉眼可見的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令人欣喜!”
更多的人,在贊嘆“安徽的氣質變了”。
一個以農業大省著稱的全國糧食主產省份,在推進新型工業化道路上大放異彩,展現出獨特的“科創氣質”。“十四五”以來,我省完成數字化改造的規上工業企業數量從不足1000家增加到今年6月底的2.05萬家,占全部規上工業企業的83%。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指數從全國第7位提升至第6位。企業研發投入突破千億元大關,擁有200多家“國字號”創新平臺。
一個曾經的人口外流型省份,而今憑借良好的營商環境,成為創新創業的熱土。中國社會科學院發布的《中國法治發展報告(2025)》,安徽營商環境與廣東并列全國第3位。在全國工商聯2022年度和2023年度“萬家民營企業評營商環境”中,安徽市場環境指標連續兩年居全國第4位。
一個不沿海不沿邊的內陸省份,透露出高水平的“開放氣質”。安徽自貿試驗區、21家國家級開發區、7個一類開放口岸、6個綜保區,以及通達20個國家174個城市的中歐班列,織就了一張安徽連接全球的網絡。截至2024年底,全球共有各類徽商組織566家,這些組織不僅是招商引資的橋梁,更是產業協同的平臺。
打造世界制造業大會這個高能級開放平臺,并且連續8年持續舉辦,本身也是安徽堅定不移擴大開放、深度融入全球產業鏈的鄭重宣言!
當前,安徽發展動能由要素驅動加快向創新驅動轉變,發展基礎由傳統農業大省加快向新興工業大省、制造強省轉變,發展格局由內陸腹地加快向開放前沿轉變。這也是舉辦世界制造業大會的深意所在——以平臺匯要素,以開放促發展。
世界制造業的未來,源于科技創新,系于開放合作。
正如國際隱形冠軍協會名譽主席赫爾曼·西蒙在大會上所說:“很多人認為全球化正在倒退,但我認為,它只是在改變形態。要充分利用世界制造業大會這個平臺,堅持優勢互補、互利共贏、資源共享、創新協同原則,積極推動中德產業鏈深度融合發展,為兩國企業創造更多機遇。”
堅持開放合作共贏
每年一度的世界制造業大會期間,不間斷發布的政策舉措、簽約合作備受關注。對企業家們來說,這是安徽拋出的“橄欖枝”,預示著新的合作發展機遇。
在“人工智能+制造”融合應用場景對接會上,安徽省科技廳相關負責人圍繞我省出臺的《打造通用人工智能產業創新和應用高地若干政策(2.0版)》進行現場推介。安徽將設立場景創新項目,支持面向“人工智能+”在科技創新、產業升級、公共服務、社會民生等領域的場景開放,鼓勵依托優勢細分行業建設典型應用場景。安徽還將每年發布一批應用場景創新重點任務,并采取“揭榜掛帥”機制,對成功揭榜的項目按不超過場景開發投入的20%、最高1000萬元給予支持。
產教融合是打通創新鏈、產業鏈、人才鏈的關鍵抓手,是推動制造業邁向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的核心引擎。
安徽省工業和信息化廳有關負責人表示,今年繼續堅持把安徽重點產業鍛長補短需求與部屬高校優秀科技成果供給相結合,把企業創新資源所缺與高校院所創新資源所長相結合,及時跟蹤、匯集、整理部屬7所高校最新科技成果639項,發動各級工信部門推送至園區、集群及有關企業。截至目前,我省已與高校院所達成意向性合作項目213個、投資金額3.1億元,項目主要為合作或委托開展技術或產品研發、技術轉讓、試驗驗證、人才培養等。
生物制造被視為制造領域的“工業革命”,是產業轉型升級的“綠色動力”。安徽省生物制造產業聯盟在大會期間正式揭牌,聯盟將引導和支持現有創新要素向企業集聚,保障科研與產業緊密銜接,促進創新成果產業化,推動生物制造產業結構升級優化。
中國國際進口博覽局與安徽安糧新鏈控股有限公司、安徽省技術進出口股份有限公司、安徽澳新食品有限公司、合肥百大集團分別簽署了重要采購商《合作備忘錄》。
……
好政策、新合作,令人振奮。大會落幕,也是新的起點,讓合作孕育出新的果實,共期下一年的盛會相聚。
編輯:吳孫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