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新用戶
注冊新用戶
修改密碼
8日,成都世運會開幕后首個比賽日,東部新區定向賽場決出了本屆世運會的首枚金牌。瑞士選手里卡爾多·蘭坎奪得徒步定向男子中距離比賽冠軍,這是29歲的蘭坎的第一塊世運會金牌。中國選手唐建達、劉曉明分列第18名和23名。
定向運動起源于北歐,按運動工具的不同可分為徒步定向和工具定向。比賽中運動員需借助地圖和指北針進行導航,以徒步形式快速穿越陌生地帶,并依次到訪若干檢查點,最終用時最短者獲勝。徒步定向沒有賽道,理解地圖以及如何在場地中找到檢查點并形成自己的行進路線,非常考驗運動員的綜合能力。因此,這項運動常被總結為“奔跑的方向靠智力,奔跑的速度靠體力”。
中距離賽通常在森林地貌進行,當日位于高塔村的賽場體感溫度為37℃,高溫濕熱天氣給選手們帶來不小挑戰。40位參賽選手中,多人中暑,11人未能完賽。記者在終點線看到,選手們抵達終點時渾身濕透,身上或多或少都帶有刮傷或泥土,不少選手是靠意志力突破重重困難才跑到終點。
當日,徒步定向項目還進行了女子中距離決賽,來自瑞士的西蒙娜·埃伯索爾德奪得冠軍。中國選手羅瓊、郝雙燕分列第17名和22名。“我很高興能堅持到終點,對自己的表現感到開心和滿意。”賽后,埃伯索爾德表示,“我從小就參加徒步定向比賽,這項運動一直是我生活的一部分。”
定向運動于1983年被引入我國,并在1994年成為我國的正式體育項目。近年來,隨著我國居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親近自然的戶外運動需求與日俱增,定向運動就是一項很好地融合各地自然風光和人文風情的體育項目。國家體育總局航空無線電模型運動管理中心運動五部項目主管、定向越野競賽主任張光碩表示,定向運動在國內的受眾群體正不斷擴大。
相關統計顯示,我國定向運動參與者中,12歲到25歲的人群占70%,開展定向運動教學、訓練的學校約有580所,超10萬學生參與。
編輯:程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