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新用戶
注冊新用戶
修改密碼
為進一步提升鄉鎮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員的專業技能,強化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近日,歙縣農業農村局精心組織農產品膠體金檢測實訓與國家農藥殘留標準解讀活動。各鄉鎮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員積極響應,為守護百姓“舌尖上的安全”注入新動能。
培訓現場,技術專家圍繞膠體金免疫層析法、酶抑制反應檢測技術展開系統教學。其中,膠體金免疫層析法因顯著優勢成為焦點:檢測效率實現質的飛躍,5至15分鐘即可完成農獸藥殘留初篩,較傳統儀器方法數小時至數天的周期大幅提速;操作流程高度標準化,基層新手經簡單培訓即可上手,無需復雜專業背景;檢測場景靈活多元,擺脫大型實驗室設備束縛,田間地頭、農貿市場等現場均可“即采即檢”;檢測靈敏度精準可靠,能捕捉微量農藥殘留,有效規避漏檢風險,為快速排查質量隱患提供硬核技術支撐。
實操環節中,監管員們分組進行膠體金檢測全流程演練。從樣品前處理、試劑添加到試紙條判讀,技術人員全程跟蹤指導,針對操作難點進行現場答疑。參訓人員反復練習檢測手法,細致比對結果差異,在互動實踐中進一步夯實技術功底。
同步開展的國家農藥殘留標準解讀環節,專家結合最新修訂的《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中農藥最大殘留限量》,系統解讀了不同作物、不同藥劑的殘留限值要求。通過剖析超標案例的危害后果與法律責任,監管員們進一步明確了標準執行的剛性要求,為精準監管提供了清晰的“刻度尺”。
“以前面對復雜檢測流程總犯怵,現在掌握了膠體金技術,在田間就能快速出結果,監管效率肯定能大幅提升。”參訓的鄉鎮監管員感慨道。大家一致認為,此次培訓靶向精準,既掌握了實用檢測技能,又明晰了標準紅線,為日常監管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撐。
歙縣農業農村局有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將持續聚焦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能力提升,常態化開展技術培訓與實操演練,推動檢測新技術在基層落地生根,以更嚴密的監管、更可靠的技術守護農產品質量安全,為歙縣農業高質量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編輯:程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