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新用戶
注冊新用戶
修改密碼
“您聞這香囊中艾草的氣息,是老祖宗傳下來的智慧?!痹诨罩輩^呈坎鎮大靈山旅游度假區的云霧間,石翼農醫療館主理人程寧手持一枚繡著“回”字紋的香囊,指尖摩挲著細密針腳,向我們講述著這枚小小香囊里的傳承故事。作為有著385年歷史的中醫藥老字號,石翼農正以“衣冠療法”為紐帶,讓新安醫學的智慧在靈山的草木間生生不息。
從明代藥囊到現代防護:衣冠療法的古今對話
“民間常說‘戴個香草袋,不怕五蟲害’,這可不是隨口說說?!背虒幠闷鹨幻秳偼瓿傻南隳?,里面填充著紫蘇、丁香、薄荷等十余味藥材,“中醫的‘衣冠療法’講究通過芳香藥物的持續揮發,在人體周圍形成天然保護層。現代研究也證實,這些芳香物質能抑制致病菌生長,還能增強免疫力,和古人的經驗不謀而合?!?/span>
這種療法在石翼農的傳承中已有數百年歷史。公元1640年(明崇禎十三年),石翼農創始人以“固本培元”為理念,將新安醫學的配伍精髓融入香囊制作,成為當時防治時疫的良方。程寧展示著館內珍藏的清代藥譜,泛黃的紙頁上詳細記載著“辰時采薄荷、午時曬蒼術”的古法工序:“我們始終堅持七十二道手作工序,藥材要經晨露晾曬去燥氣,子時研磨保藥性,連針腳都要藏‘回’字暗紋,寓意‘百病退散’?!?/span>
在程寧看來,每只香囊都是“流動的中醫藥博物館”:“它不是普通商品,是活著的藥方。草木有靈,需要人的溫度去喚醒。當我們的指尖接觸藥材、穿針引線時,是把人間煙火氣注入草木之靈,這才是衣冠療法的真諦?!?/span>
靈山沃土:新安醫學的天然藥庫
為何將百年醫館扎根靈山?程寧望向窗外山林間郁郁蔥蔥的竹林,目光里滿是敬畏:“黃山市是新安醫學的發源地,而呈坎鎮靈山村更是這塊沃土上的明珠。明代醫家方有執在此著就《傷寒論條辨》,讓這里成為醫家圣地;更難得的是,千米海拔的云霧滋養著上百種藥材,艾草在石縫里扎根,一草一木都浸染著千年藥香。”
清晨的靈山村云霧未散時,程寧常會帶著藥農上山采藥?!澳催@株七葉一枝花,只在靈山北坡的陰濕處生長,別處移植就失了藥性?!彼钢逻呉恢昃G植解釋道,“自神農嘗百草起,靈山就與中醫藥結下緣分?!?/span>
這種天然優勢,讓石翼農的香囊有了獨特底氣。程寧告訴我們,館內香囊藥材七成來自靈山野生采摘:“上個月有位杭州客人來,說戴我們的香囊后換季咳嗽都輕了,其實功勞該歸靈山的草木。這里的藥材不用刻意催長,自然生長的年限夠了,藥效才足?!?/span>
三百年傳承:讓藥香飄向更遠的地方
在石翼農的展示柜里,新舊香囊并置陳列,錦囊繡著瑞獸紋樣,“傳統不是守舊,是在懂它的基礎上創新。”程寧笑著說,“有位游客說,這味道和他小時候奶奶做的一模一樣,那一刻我就知道,我們守住的不只是手藝,還有一代人的記憶?!?/span>
如今,石翼農的香囊成了新安醫學的“文化名片”。許多游客專程來大靈山旅游度假區,只為親手體驗藥材研磨、香囊縫制的過程。程寧帶著孩子們辨認草藥時,總會講起明代方有執在靈山著書的故事:“方先生當年在靈山采藥著書,就是想讓醫道惠及百姓。我們在這兒開館,也是希望讓更多人知道,中醫藥不是博物館里的標本,而是融入生活的智慧?!?/span>
夕陽西下,靈山的云霧染上金邊,程寧將新制的香囊掛在醫館門前的竹子上,藥香隨山風四散。“385年了,石翼農就像這棵老樹,根在靈山的土里,葉向著時代的風?!彼綋u曳的藥草,“只要這草木還在,藥香就不會斷,新安醫學的傳承就永遠在路上。”
編輯:葉淑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