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新用戶
注冊新用戶
修改密碼
一位須發花白的老人,正站在院子邊上的鋼棚內,用毛筆專心致志地給一條已經成型的彩色綿紙龍頭進行最后的描色。這是6月26日上午,筆者走進良田翠竹的休寧縣溪口鎮金城村,在張柏祥老人家所見到的一幕。
為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表達一位民間手工藝人對黨的一片感恩之心,一條長達27米左右的手工綿紙龍燈,歷時兩個多月,目前,他已經制作完畢,準備“七一”期間起舞。
張柏祥祖上從事龍燈制作,民國時期其伯父張湧福和父親張榮福在溪口和村老街開辦“張聚豐”號燈籠店,制作的龍燈經常在鎮上的財神會、關帝會等廟會演出,是婺源北鄉香客到齊云山燒香必備之物。1941年出生的他,耳濡目染,子承父業,也擁有一手好的手工制作龍燈手藝。上世紀60年代,一度中斷在家務農,80年代在縣城從事紙扎及春聯撰寫,制作的龍燈多次在縣里獲獎、在鎮上表演。因為熱愛傳統工藝,每逢重大活動,他都要自制龍燈,2019年新中國成立70周年,國慶期間他制作的龍燈在鎮上進行了大規模的展演。
“小時候我家生活較為艱苦,現在生活安定,兒孫滿堂,生活幸福,這些都是黨的好政策帶來的。今年是建黨100周年,所以在春節過后,我就開始準備竹子、綿紙等制作龍燈的材料,2個月前,開始制作骨架,然后描龍紋,做龍頭,現在龍燈已經基本扎好,手工橫幅也已經做好。這個龍燈舞動,需要四五十人,因此需要村委會和村民配合,我們爭取在‘七一’期間能夠將龍燈舞起來。”張柏祥老人一邊畫,一邊興致勃勃地介紹道。
編輯:姚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