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新用戶
注冊新用戶
修改密碼
春天打開新一年的旅程,多彩而清新。春天是屬于戶外的,春天的風從南到北,吹到了譚家橋鎮,吹到了仙源鎮,吹到了甘棠鎮,吹進黃山詩情畫意的山水中。春日里的黃山五彩繽紛,游人如織,各得其樂。
夢里桃源——仙源
仙源鎮,光是名字就散發出夢幻的色彩,實地一游更是會讓人如墜夢境。千年古城—仙源,始建于唐天寶年間,至今已有1200多年歷史,古城山明水秀、天資妖嬈。
水東村地處仙源鎮東郊,與仙源古城隔河相望,背倚連綿起伏的青山,三面環水,奔流不息的麻川河繞村而過,劃出一個充滿生機與靈氣的圓弧形。幢幢農舍粉墻黛瓦,星羅棋布,淙淙溪水穿村繞戶,很多人家枕河而居,沿麻川河延綿六七里。村莊入口處便是一望無垠的油菜花海,甫一踏入,便如走進了畫中。
仙源古城東門外,“麟鳳橋”是一個穿越時空的美麗神話,清乾隆三十年(1765)縣令王垿建,同治五年(1866)被洪水沖毀,光緒四年(1878)全縣募捐大修,建橋至今已有245年。麟鳳橋見證了乾隆盛世中國造橋技術的先進與發達,見證古代勞動人民的聰明智慧和刻苦耐勞,它是先人留給后世極為珍貴的文化遺產。
麟鳳橋北端上側河岸,有著名的“七音石”,七塊青石,以石敲擊發出七種不同的聲音,以此名之。石面光滑平整,面積達120多㎡,石面上留有歷代文人的詩刻多首,詩刻雖歷經幾百年風雨剝蝕,但仍清晰可見。板石前面水深積潭,稱板石潭,潭水清澈,群魚嬉戲,古人常常在此垂釣,故而“板石垂釣”成了仙源著名的八景之一。
游玩仙源鎮,一定不能錯過的地方還包括東園藝棧。東園藝棧以鄉村文化、現代審美情趣等為主線,以枯木,劈柴,廢棄的老房料、農具和民俗用品等原始材質的品質和形態,因材施藝,賦予廢棄古宅新的生命和靈魂,化腐朽為神奇。
親近春味——譚家橋鎮
位于東黃山的譚家橋鎮氣候溫和,自然資源類型豐富,來這里進行一場親近春味之旅,是再好不過的選擇。
東黃山采茶。清明節之前的茶,芽葉細嫩,色翠香幽,味醇形美,是茶中佳品,有"明前茶,貴如金"之說。東黃山茶林場的明前茶采摘體驗之旅,可以讓游客體驗采茶、制茶、品茶的全過程,了解中國的茶文化,感受觸手可及的茶香。
豐大賞花品春筍。一片片晃晃悠悠的紅色、綠色、白色與藍色玻璃幕墻交相輝映,唯美天然的花影里,藏著小橋流水的江南情與徽州韻。而這份花海韻味,只屬于黃山豐大浩瀚天下。把春天吃進胃里,依時而食,是人類和大自然最原始的默契約定。在全國四星級鄉村旅游和休閑農業示范園區-三姐農莊,內有梅花鹿觀賞、桑葚采摘、大鍋灶……豐大當天挖出的雷筍,當天制作。當這脆嫩春筍,被送到你手中,吃進嘴里,你就會明白:這才是春天的味道。
醉美自駕——218省道
安徽S218起點位于甘棠的湯里村,終點在黟縣漁亭鎮,全長78公里。這條路穿行黃山西海、途居房車營地、娘溪、五溪山、塔前嶺、羊棧嶺、鼓樓嶺、焦村、郭村、盧村、宏村、奇墅仙境、塔川、秀里、西遞、桃源……擁有沿途美景萬千的安徽省218省道,是條非常受自駕游游客歡迎的路線。
從甘塘鎮出發,沿著S218一路西行。明代六角樓上的清脆鈴聲悠揚遠去;興村梨園萬樹堆雪;焦村西海大峽谷集體露營……道路愈來愈開闊,而郭村便在這臺路的盡頭守候著游人。
編輯:姚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