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新用戶
注冊新用戶
修改密碼
歙縣徽城鎮“問政貢筍”迎來了豐收。連日來,當地村民荷鋤入園,挖冬筍,賣冬筍,收獲豐產增收的喜悅。
走進問政山茫茫竹園,記者見到了正在挖筍的村民俞瑞祥。
“我們這里的竹林土質比較好,筍是生長在沙土里,新鮮挖出來的筍嘗起來比較清脆。”俞瑞祥笑著介紹道。
因問政村當地獨特的土壤和氣候,造就了問政貢筍殼薄肉厚、味道鮮美的特點,2014年又成功獲評“國家地理標識”。因此,相比于市場上其他地方的冬筍,問政貢筍現在每斤的單價也普遍高出5元左右。
徽城鎮問政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汪永飛告訴記者,現在的市場價格是一斤30-40元,問政村竹林畝數多的人家,一天就可以挖100多斤,隨著新年臨近,冬筍市場需求量增加,村民會進行大規模采挖,保障市場供應。
近幾年來,問政村也吸引了不少市民和游客前來挖貢筍、品貢筍,村民們也充分依托這一豐富自然資源,辦起農家樂,精心制作各種貢筍美食,接待賓客。
徽城鎮貢筍山莊負責人汪嘯說:“很多客戶都是聞名而來,我們現在每天貢筍的銷售量在300-400斤。”
靠著問政貢筍,只有300多戶1100多人口的問政村,年收入可達300萬元。近年來,當地政府也依托國家地理標志證明商標,走“精專特”發展之路,除了鼓勵本地能人發展民宿和農家樂之外,還積極對外推廣。當天,正巧央視科教頻道攝制組也在拍攝節目。
汪永飛說:“我們問政一年四季都有筍上市,也和一些高端的餐飲企業合作,直供企業,同時我們也把問政貢筍與鄉村旅游結合,增加問政貢筍的知名度和美譽度,提高全村老百姓的收入。”
編輯:姚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