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新用戶
注冊新用戶
修改密碼
3月12日下午,休寧縣狀元廣場人頭攢動、熱鬧非凡。第四批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項目——徽州民間文藝展演示范工程首批示范點成果展演在此舉行,來自我市三區四縣的12支民間文藝隊伍為市民奉上了一道鄉土味十足的“文化大餐”。
休寧縣汪村鎮田里村舞龍隊帶來的《板凳龍》拉開了展演活動的序幕。板凳龍板板相連,節節相扣,寓意著心想事成,歲歲平安。黃山區太平湖鎮二都村女子舞龍隊帶來了《龍獅獻瑞慶豐年》。巾幗不讓須眉,她們用豐富的動作生動展現了巨龍翻滾騰飛的意蘊與姿態,讓人耳目一新;屯溪區黎陽仗鼓演出隊也帶來了精彩表演,展現出了黎陽仗鼓的獨特魅力;黟縣宏村鎮金家嶺村表演隊帶來的《舞麒麟》在歡快鼓點中展現騰、跳、轉、挪之舞技,把麒麟的動與靜,承載美好愿望之神態表現得栩栩如生。
“這次能來參加徽州民間文藝展演非常榮幸,可以一展我們姐妹的風采?!逼铋T縣渚口鄉舞蹈隊隊長、采茶撲蝶舞省級非遺傳承人倪賽華告訴記者,采茶撲蝶舞曲調優雅、歌詞樸素,農村生活氣息濃郁,代表農民的心聲,在舞蹈中也能感受茶鄉茶人的勞動場景。《黎陽仗鼓》節目來了65人參與演出,都是黎陽鎮各社區的居民。節目編創、黎陽仗鼓省級非遺傳承人呂美娟說,作為非遺傳承人,希望能把黎陽仗鼓代代傳承下去,保留黎陽仗鼓的傳統風貌。
隨著演出的進行,前來觀看的市民越來越多。精彩絕倫的徽州民間文藝節目,讓觀眾大呼過癮,連連拍手叫好?,F場觀眾倪萬水說,徽州的民間文藝很豐富,有些還是小時候看到過,今天來到現場很開心,看到了很多有特色的節目,充分展現了徽州的民間文藝和傳統文化。
“徽州民間文藝植根于徽州文化土壤,植根于徽州傳統生活,具有鮮明的地域特色,強烈的地域歸屬感,深受老百姓的喜愛?!笔形幕吐糜尉钟嘘P負責人表示,通過搭建展演平臺,徽州民間文藝表演進入公共文化產品供給體系,從而為農村廣大群眾提供喜聞樂見的、體現鄉愁的公共文化產品,真正實現由“送文化”向“種文化”轉變。
·汪悅 文/攝·
編后:要堅持與時代同步伐,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要堅持以精品奉獻人民,要堅持用明德引領風尚。習總書記的講話,鼓舞和激勵著廣大文藝工作者,走進實踐深處、觀照人民生活,并在作品中展現所處時代的特點和要求。
文章合為時而著。作為植根于徽州文化土壤,植根于徽州傳統生活,具有鮮明地域特色,深受老百姓喜愛的徽州民間文藝作品在當下如何更具時代性,如何更好服務老百姓,是我們需要探索和思考的話題。而創建徽州民間文藝展演示范工程項目就是一個很好的方法,通過展演平臺,我們能為廣大農村群眾提供喜聞樂見的、記得住鄉愁的公共文化產品,進而豐富群眾精神文化生活。下一步我們還要深入推進徽州民間文藝展演示范工程,使之成為我市公共文化服務品牌。同時建立健全徽州民間文藝傳承和發展體系,讓徽州文化的優秀基因和遺傳密碼在黃山大地上熠熠生輝。
編輯:姚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