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新用戶
注冊新用戶
修改密碼
歙縣深渡鎮始終把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作為促進農民增收、促進鄉村振興的一項重要措施狠抓不放,通過深入挖掘資源稟賦,用好政策支持、產業資源、幫扶力量,摸清底子,多措并舉,邁開步子,有效激活村集體經濟發展的“一池春水”。
巧做特色種養文章,產業發展添活力。近年來,深渡鎮因地制宜發展精致農業,積極開發云芝、貢菊、枇杷、香菇、泉水魚等特色產業發展。在昌中村流轉30畝地建造花菇養殖基地,向上爭取資金12萬元完善菌棒生產線,為農戶增收10萬元,為村集體增收9萬元;深化與船形灣生態園合作,改善生產經營環境,新建河道魚池800平方米,泉水魚產值翻番,每年為村集體增收9萬元;與浙江嚴家大方農業公司合作流轉林地300畝進行云芝林下套種,一期在公洪坑林下云芝種植已完成100畝種植,已實現村集體收益15萬元,為大茂社區居民增加90萬元的務工收入,二期開山塢200畝林下云芝共富基地項目正在實施中。
巧做資源盤活文章,資源“包袱”變“財富”。分類施策盤活閑置資產資源。依托黨組織對轄區內閑置資產資源進行排查,并結合資產資源屬性探索利用途徑。對中坑源水庫進行改建,發包給第三方公司進行漁產養殖,每年獲得租金6萬元;對深渡社區原物資供應站店面進行升級改造后出租,每年獲取租金5.8萬元;收儲定潭村閑置茶廠改造成400平方米貢菊加工烘房,每年取得加工費5萬元;約源村將扶貧資金建設房屋投入歙州陽產土樓文化旅游發展有限公司參與旅游開發,獲得分紅16.8萬元。通過對資產資源的盤活利用,預計每年可增加村集體收入130萬元。因地制宜強化運營管理。依托新安江旅游路線,與相關公司合作,參與旅游碼頭、停車場日常管理維護工作,獲得管護費用8萬元。
巧做旅游產品文章,鄉村旅游出精品。用活旅游資源。依托深渡鎮原生態自然資源與古村落、徽文化,打造新安江山水畫廊、陽產土樓、綿潭戲劇院、漳潭紅妝館、九砂祠堂等旅游景點,開辟經濟增長新途徑。2024年,通過旅游分紅增加村集體經濟收入120.34萬元。打造增收亮點。立足“三潭枇杷”品牌特色,精心策劃“三潭枇杷節”,促進農旅融合;依托鳳池古村落,在沿江種植油菜花,每年油菜花吸引幾萬游客前來打卡,經濟收入達3.76萬元;對九砂祠堂進行改造提升,打造成供游客打卡、閱讀、休閑的九砂輕奢咖啡館,提升旅游品質,每年增加村集體經濟收入5萬元;將綿潭村具有地方特色的綿潭戲、魚鷹捕魚融入旅游當中,吸引無數游客駐足觀看,村集體按照每位游客2元的比例參與分紅。
巧做項目推動文章,項目落地出實效。2024年以來,深渡鎮統籌各級項目資金,結合各村實際情況謀劃實施“五好兩宜”和美鄉村項目13個,涉及資金1.19億元,其中涉及漳潭生態康養特色村、“林下云芝”共富基地、定潭未來家庭農場、綿潭星空文化園、“兩山”轉化行知人才學院等項目,項目建成后,有利于促進深渡鎮鄉村旅游的提質升級、打造“五好兩宜”的深渡樣板。
編輯:陳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