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余件假貨集中銷毀
黃山廣電臺訊(錢新勝)祁門縣市場監督管理部門將市場打假與消費者維權結合起來,致力凈化市場環境,規范市場秩序,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3·15”前夕,該縣成功處理多起消費者維權典型案例,集中銷毀查獲的假冒偽劣商品一萬多件,貨值達七萬余元。
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一消費者舉報反映其在某藥房購買的一次性使用口罩僅有一層,起不到防護作用,疑似“飄安牌”問題口罩。祁門縣市場監管局執法人員接舉報后當即對該藥店進行現場檢查,對查獲的“問題口罩”與“飄安集團”發布的聲明進行比對,并且將該批次口罩按照相關規定進行送檢,并對該藥店涉嫌未經注冊的醫療器械立案調查、依據相關規定進行處理。
此前縣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接到市民王女士投訴,稱其在疫情防控期間為避免人員聚集,取消已定的婚禮,在與婚慶公司協商退還5000元婚慶定金時,婚慶公司不及時退款。工作人員在接到投訴后,立即與婚慶公司取得聯系,通過宣傳疫情期間的有關規定及相關法律法規后,已處于停業狀態的婚慶公司同意在扣除已發生的制作費用后,立即為王女士退還了4700元定金款。
去年底,祁門縣市場監管局消保科接到71歲高齡的吳老太訴求,稱其輕信了廣告和某藥品銷售客服人員的宣傳,購買了15盒價值6000多元的治療青光眼和白內障眼疾的藥品,吳老太服用兩盒半后,并沒有見到廣告中所說的效果,遂停止服用,撥打客服電話要求退貨,但是該客服人員在得知吳老太要求退貨時,不再接聽她的電話,萬般無奈的吳老太只好向祁門縣市場監管局求助。在了解到情況后,該局執法人員查看了吳老太購買藥品的快遞單號、實物包裝及標簽標識,了解到該藥品的主治功能中并沒有治療眼疾的相關功能,屬于虛假宣傳和誘導消費。但吳老太購買的藥品是合肥市瑤海區某藥房發貨、收款,被訴主體已超出管轄范圍。考慮到吳老太身體狀況不佳、年齡較大、情緒較為激動,不能自主到異地投訴,在取得吳老太同意的情況下,主動為吳老太整理投訴材料,撰寫投訴信,寄往合肥市瑤海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經當地市監部門調解,電話與商家協商,該藥房同意將剩余的12盒藥品按照原價退貨退款,最終為吳老太挽回近5000元的經濟損失。
據悉,今年以來,祁門縣市場監督管理局在處理好消費者維權投訴的同時,圍繞農資、食品藥品、兒童用品、電動自行車等產品以及標準計量、商標、廣告、合同等開展了一系列專項整治和打假行動,查獲白酒、飲料、建材等13個品種、共計10472件假冒偽劣商品;一年來共受理、辦理消費者投訴、舉報、咨詢共計407件,辦結率99.9%,為消費者挽回經濟損失達15.4萬余元,切實維護了消費者的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