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山新聞網12月26日訊(錢新勝 陳艷軍)“以前這里是條砂石路,河溝兩邊人家往來只有一座小木橋,安全性差。現在這條水泥路、橋建好了,路燈也安上了,晚上走路也很方便。” 祁門縣祁紅鄉祁源村村民胡愛娟所說的,正是這個村前山組今年新修建的通組道路和橋梁,這項惠民工程的實施讓這里的18戶近百名村民出行更加便捷,這也是祁源村在認真落實各項扶貧政策,做好貧困戶精準幫扶的同時,從關系群眾日常生產生活的“關鍵小事”做起,讓扶貧項目惠及更多村民。
祁源村是祁紅鄉最大的一個村,下轄23個村民組,人口2500多人,由于村域面積大,貧困群眾居住比較分散,村里山多地少產業基礎薄弱,脫貧攻堅任務重。為確保全村97戶279名建檔立卡貧困人口盡快高質量脫貧,祁源村以黨建為引領,把基層黨建與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有機結合,不斷鞏固脫貧攻堅組織基礎,通過強組織、抓關鍵、重實效,將產業扶貧作為提升村集體經濟實力、提高貧困人口脫貧的有效抓手,瞄準茶葉、油茶精加工和中藥材種植、中蜂養殖等特色產業,進一步壯大村級集體經濟、夯實村級產業基礎,促進貧困戶增收。
近年來,村兩委和駐村工作隊扶持村茶葉產業龍頭企業塘坑源茶葉公司建立茶葉合作社,打造綠色生態茶園,從而既提升了茶葉品質又提高了茶農和貧困戶的收入。去年祁源村集體經濟收入達到15.7萬元,其中茶葉精深加工、中藥材種植、中蜂養殖、光伏發電等均給村集體和貧困戶增加了不菲的收入,今年村集體經濟收入預計比去年增長20%左右。
脫貧攻堅中,祁源村黨總支更加注重加強組織建設,增強基層黨組織活力和戰斗力,堅持黨建工作向脫貧攻堅聚焦、組織力量向脫貧攻堅集中,建立和完善黨員教育制度化、常態化機制,通過強核心、提能力,激發了全村120名黨員服務群眾和干事創業的熱情,推動基層黨建和脫貧攻堅責任落實、任務落地。
在強化基層黨建的同時,祁源村黨總支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和黨員聯系、宣傳、組織、引導群眾的優勢,廣大黨員在脫貧攻堅工作中“唱主角、當先鋒、做模范”,在發展生產上率先垂范,身體力行,把黨員示范引領轉化為脫貧攻堅的優勢,積極向貧困群眾宣講扶貧政策、了解思想動態、掌握發展需求,引導他們轉變思想觀念,增強脫貧致富的信心。
“我們堅持扶貧與扶志、扶智相結合,激發貧困群眾奮力擺脫貧困的信心和決心,使貧困群眾精神面貌發生了較大變化。”祁源村黨總支第一書記 扶貧工作隊隊長盧冬長說道。組織有活力,貧困群眾有動力,祁源村脫貧攻堅的步伐更加有力,在產業發展、內生動力提升、貧困群眾幫扶、鄉村治理等方面取得了明顯成效。去年產業扶持到戶項目143個,發放補助資金12.87萬元,帶動戶均增收3000元左右;貧困戶不僅享受了危房改造政策,并且醫療保障是應保盡保、教育資助應補盡補;此外扶貧小額信貸有力地支持了貧困戶種植、養殖等,帶動貧困戶發展產業或就業。目前全村貧困人口中已有96戶278人成功脫貧。
眼下祁源村正積極謀劃2020年重點工作,確保開好局、起好步,全面完成脫貧攻堅各項工作任務。“我們將繼續堅持黨建引領,一抓雙促,在村出列、戶脫貧基礎上,鞏固脫貧攻堅成果,提升扶貧工作質量,朝著美麗鄉村目標邁進。” 盧冬長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