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祁門縣啟動了東街歷史文化街區外圍房屋風貌整治工作,旨在通過改善街區居民生活環境,實施“三小”改造,完善街區的基礎設施和服務設施,力爭把東街歷史文化街區打造成居住功能和商業功能混合型的歷史文化街區。
記者在祁門縣中心北路房屋風貌整治現場看到,建筑工人們正搶抓當前晴好天氣,加班加點給街道兩旁的商戶搭建腳手架、進行墻面除新做舊,現場一片繁忙景象。談起此次東街歷史文化街區外圍房屋風貌整治工作,沿街的居民豎起了滿意的大拇指,他們紛紛表示,風貌整治通過還原祁門縣老城區地方特色的徽派建筑風貌,彰顯徽文化特色,提升對外窗口的整體形象,吸引了外來游客,提高了經濟收入。祁門縣松竹軒土菜館老板娘王竺琴告訴記者,“改徽之后給我帶來了一定的客源,他們都是被這馬頭墻和徽派建筑所吸引,也給我帶來了可觀的經濟收入。”
據了解,此次改徽范圍從祁門縣老二輕局大樓開始,連接該縣郵政局大樓、老醬油坊再到原印刷廠宿舍止,全長共計1000余米,主要進行的是做徽派馬頭墻、墻面除新做舊、更換彩鋁仿古門窗、統一設置商鋪店招及亮化布置提升等,街道改徽涉及29棟房屋240戶居民,目前已完成入戶動員、初步設計、施工隊伍、建筑材料等籌備工作。“祁門縣東街歷史文化街區外圍改造工程涉及到29棟房屋,投資將近600萬元,預計在明年年初完工,改徽完成之后,我們力爭打造一個具有傳統建筑和當地風貌建筑結合的歷史文化街區,也有效促進我縣文化傳承和商業發展。”祁門縣城市建設投資開發公司技術員饒軍告訴筆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