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山新聞網7月29日訊(錢新勝 陳瑩)連日來,在昌景黃鐵路祁門各標段施工現場,工人們克服高溫天氣帶來的不利影響,合理安排施工時間,確保工程進度穩步推進。
祁門縣是昌景黃鐵路從江西進入安徽的第一站,由于沿線山地、河谷相互交織,該區域在黃山市境內橋隧最多、施工難度最大。在中鐵八局承建的金字牌寨山隧道,記者看到工人們正在進行出渣施工,為隧道掘進面支護做準備。寨山隧道為單洞雙線隧道,全長402米,開挖寬度15米。這個隧道是昌景黃鐵路安徽段首個進入正洞施工的隧道,自今年3月正式動工以來,目前已開挖掘進38米。由于隧道地處低山丘陵,地勢起伏較大且洞口段地質條件薄弱,施工風險也比較大。工程人員在施工過程中不斷克服困難,采用三臺階、短進尺、強支護方式開挖,并對淺埋段進行回填處理,同時引入先進技術,保障施工的精準度,降低作業風險。
“目前正在拼裝的是全自動智能化二襯臺車,它主要有一個智能化的操作系統,簡化了人工操作,在施工質量和施工速度上,能夠得到一個更快更準確的保證。”昌景黃鐵路安徽段站前二標一分部施工負責人張陶春說。
目前,寨山隧道洞口處開挖已近尾聲,打通薄弱巖層后,開挖進度將大幅提高,按照工程進度計劃,預計今年年底寨山隧道將全面貫通。
昌景黃鐵路安徽段正線全長289.8公里,其中祁門縣境內49.71公里,途經金字牌鎮、柏溪鄉、祁山鎮、塔坊鎮、平里鎮、蘆溪鄉六個鄉鎮。祁門段共需建設橋梁44座,其中大中橋37座,特大橋7座,橋梁總長度11.314公里; 隧道24座,隧道總長31.376公里。目前有11座隧道相繼動工,各橋梁的基礎工程和高鐵祁門南站的規劃設計評審工作,正在有序推進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