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將至,祁門縣各地家家戶戶開始忙活起來,傳統的特色美食、熱鬧的鄉村民俗,處處年味十足。
這幾天,家住渚口鄉伊坑的陳達峰夫婦倆,都在忙著制作傳統的手工美食糍粑。過去,當豐收到來,人們便用打糍粑這樣的活動來感謝一年來的風調雨順和自己的辛勤勞作。如今,日子好了,無論是逢年過節,還是平日里人們只要想吃就隨時可以打糍粑。
除了糍粑,陳達峰夫妻倆做的葛粉圓子也是過年一道特色菜。葛粉是山里特有的一種食材,當地人在秋冬季節從山間尋找葛根,通過錘、洗、沉淀做成葛粉,用冬筍、香菇、豆干等食材,剁碎炒熟后配以各種佐料,與葛粉進行揉合,搓成大小適合的圓狀,便成了一道獨具特色的美食,各種看似普通食材巧妙組合后風味更加獨特。“圓子代表的是團團圓圓,現在大家的生活節奏比較快,只有過年的時候家里人才能真正聚在一起,吃個團圓飯,無論生活怎么變,始終忘不了小時候的那種味道。”陳達峰感慨地說。
閃里鎮文堂村誦讀《鄉約家訓》的朗朗聲音,則讓人感受到了古徽州濃郁的文化底蘊。每年春節期間,文堂村都要舉行祭祀活動,背誦鄉約家訓是祭祀活動最重要的組成部分之一。“我們現在每年春節利用外出務工人員回鄉,孩子們放寒假的機會,組織祭祀背家訓活動。一方面讓我們的孩子傳承傳統文化,記住文堂文化基因,另一個方面,陶冶他們的情操,使他們得到更好地健康成長。”閃里鎮文堂村第一黨支部書記陳昌奉介紹說。
在閃里、新安、安凌、溶口等地,春節期間,許多農家都在做字豆糖、中和湯、千層鍋等傳統特色美食招待家人和客人。采茶撲蝶舞、打蓮湘等傳統民俗表演也在各地輪番上演,人們在歡慶農歷新年的同時,也表達著對美好新生活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