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山新聞網訊(陳玲)舍會山位于祁門縣祁紅鄉境內,地處皖贛邊界,與江西瑤里相鄰,是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中共皖贛特委根據地,著名的“舍會山談判”所在地,因陳毅元帥曾經到訪而聞名。近年來,祁紅鄉充分挖掘本鄉紅色資源,通過用好紅色資源、講好紅色故事、辦好紅色活動,進一步豐富黨員教育形式,全力打造紅色課堂。
用好紅色資源。舍會山村民組現有33戶131人,是一個戶數人口不多的小村組,但這里紅色資源豐富。今年來,這里建成或修繕有紅色大講堂、皖贛特委會舊址、紅軍游擊隊住宿點、紅軍食堂、陳毅點將臺、重溫入黨誓詞宣誓廣場等場所。此外,在村內以“集結”為主題,另設有紅色元素節點四處,展示從1934-1937年左右紅軍在舍會山活動、軍民魚水情、集結到瑤里整編的故事情景等。恢復并修繕紅軍轉移路線2000米登山步道,并在山頂建有紅軍瞭望亭(現名“風云亭”)、土佬藏槍點等。對“土佬”汪振豐墓進行了修繕維護,修繕了紅色活動場地140平米。
講好紅色故事。該鄉依托陳毅上舍會山、皖贛特委會會議、“土佬”汪振豐,充分挖掘紅色故事,拍攝有舍會山談判短視頻、英雄”土佬“汪振豐的傳奇故事微電影,全力打造“紅色課堂”的黨建品牌,堅持用紅色故事浸潤人心, 讓紅色精神深入人心。紅色課堂配備專業講解員,建立各項管理制度,利用夜學班講解紅色故事,形成干部人人會講紅色故事的氛圍,真正使紅色課堂成為黨員干部重溫紅色歷史、增強黨性修養的主陣地。
辦好紅色活動。在推進舍會山紅色美麗村莊建設以來,各項黨建活動、研學旅游、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活動紛至沓來,參觀的人們通過看實物資料,聽深動講解,深刻體會那段跌宕起伏、波瀾壯闊的紅色歲月。截止目前,舍會山已接待黨員群眾參觀達2300余人次,對接各單位、社會團體開展黨性教育達56批次。真正把紅色基地打造成黨員干部的精神高地,進一步引導他們堅定理想信念、牢記初心使命。
下一步,該鄉將繼續依托紅色村莊建設、亮點村建設,進一步盤活紅色資源、挖掘紅色故事、打造紅色亮點,通過展示紅色文化、弘揚紅色精神,讓紅色課堂成為傳承紅色基因的文化殿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