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山新聞網訊(方曉明)進入“三夏”時節以來,祁門縣大坦鄉積極發揮職能作用,整合優勢資源,多點發力,以“三劑法治良方”助力“三夏”生產高效有序。
送法上門“惠農”,為“三夏”生產安全注入“活血劑”。針對“三夏”期間易發生的假種子、假農藥、假化肥等坑農害農事件,大坦鄉依托田間普法、“村民夜話”,結合“送戲下鄉”積極宣傳《民法典》《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種子法》《安全生產法》、防范非法集資、反電詐等與生產密切相關的法律法規及政策,倡導群眾辦事依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用法、化解矛盾靠法。截至目前,開展各類上門普法宣傳10次,發放宣傳資料500余份,教育群眾達800余人。
法律服務“護農”,為“三夏”生產安全注入“滋補劑”。由鄉司法所、綜治中心、公共律師組成法律顧問團隊,通過建立微信群搭建法律顧問平臺講解涉農法律法規,接受群眾法律咨詢,宣傳惠農支農政策,截至目前法律顧問服務群村民數達125人,群內法治宣傳180余條,解答群眾法律咨詢30人次,提供法律意見5條。同時加強與公安、農業等執法部門的聯系,強化農資產品監管,切實維護“三夏”期間農業生產秩序和安全。
排查糾紛“助農”,為“三夏”生產安全注入“強心劑”。組織綜治中心工作人員、網格員、調解員開展“三夏”期間涉農糾紛大排查,及時了解和掌握矛盾信息,爭取做到早發現、早調處,早解決;將“大坦鄉矛盾糾紛化解平臺解紛碼”張貼至每戶,并發放宣傳手冊,以土話、大白話講解“解紛碼”的使用方法和步驟,引導群眾掃描“解紛碼”上報涉農糾紛,對上報的糾紛組織人員介入調解,將每起有可能引發隱患的糾紛及時化解于未然,為“三夏”生產順利進行創造和諧穩定的環境。目前,共排查化解涉及“三夏”生產矛盾糾紛11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