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山新聞網訊(文/圖 方秀云)近年來,祁門縣金字牌鎮始終堅持把農村道路“建設好、管理好、養護好、運營好”作為改善和保障民生的重要抓手,將“四好農村路”建設民生工程真正建成惠民利民的“鄉村振興路”。
建好農村路,繪就鄉村新體系。要致富先修路,實施“四好農村路”,建好是基礎。一是完善設施“建”。通過實施鎮村道路硬化工程、道路綠化“殲滅戰”、亮化提升改造項目等,著力改善農村交通出行環境,路網結構、質量得到明顯優化提升。目前,全鎮6個行政村實現“硬化、綠化、亮化”全覆蓋。二是科學謀劃“建”。緊扣“四好農村路”示范鎮要求,按照“連點成線、拓線成面、突出特色、打造亮點”工作思路,突出鄉村旅游、紅色文化、歷史文脈、產業發展等元素,打造形成以省道、縣道、鄉道為主干道,村道、戶戶通道路為輔助的公路網絡體系。
管好農村路,助力鄉村新發展。建好是基礎,管好才能出效益。一是構建責任體系“管”。建立完善鎮村道路管理機制,全面推行農村公路“路長制”,配備道路巡管員、村級護路員,構建起權責明確、協調有序、監管嚴格、獎懲有力的責任體系。二是加強培訓考核“管”。通過召開培訓會、觀摩學習等方式,提升巡管人員和養護人員的能力素質,推進公路管理規范化科學化。同時,將“四好農村路”建設納入全鎮重點工作任務,加大“四好農村路”建設考核力度,確保各項工作任務高質量落實。三是營造宣傳氛圍“管”。扎實開展“四好農村路”創建宣傳工作,廣泛宣傳“四好農村路”建設的目的、意義,充分調動廣大群眾參與的主動性和自覺性,形成強大合力。
養好農村路,提升鄉村新面貌。一條好路,三分建七分養。一是抓好環境衛生整治“養”。堅持將公路養護與全域環境整治相結合,對照公路養護標準,按照縣鄉村道路“八無”要求,定期對公路沿線的綠化帶、散落垃圾、三堆六亂等進行維護、清理和整治,為群眾出行提供良好的路域環境。二是抓好交通隱患治理“養”。深入開展道路安全隱患治理,增強通行保障能力。充分發揮勸導員宣傳引導??作用,設置完善道路標志標牌、增設交通標志牌、安裝攝像頭和廣角鏡、增設安全防護欄、劃定人行橫道和停車線,不斷提升道路服務質量,實現了“有路必養、養必良好”的目標,多方位筑牢安全屏障,保護群眾出行生命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