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山新聞網訊(文/圖 何海燕)“我和家人都很滿足,現在用上抽水馬桶,再也不用忍受廁所難聞的味道了,多虧了黨和政府的好政策!”“我記得小時候家里旱廁一到夏天蚊蟲多味道大,冬天四面透風,后來改廁用上沖水馬桶,再也不用捂著鼻子上廁所了?!闭劦礁膸蟮纳?,大星村村民你一言我一語開心地說道。這是近日洪星鄉政府工作人員在各村走訪摸排改廁問題工作時,群眾爭相吐露心聲的一幕。
自今年7月農村戶廁問題摸排整改“回頭看”工作以來,洪星鄉黨委、政府高度重視,先后多次召開會議進行安排部署,共摸排問題廁所11戶,完成整改11戶,整改率達100%。
高點站位,嚴格責任。該鄉將改廁工作作為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的一項重點工作,定期組織鄉村兩級工作人員逐村逐戶進行入戶排查,在仔細察看化糞池、排氣管、馬桶沖水設備是否正常使用的同時,建立問題臺賬,現場交辦問題清單,嚴格落實“誰摸排、誰簽字、誰負責”摸排整改責任制,將農村戶廁問題摸排整改工作落到實處,讓老百姓真正從中得到實惠。
穩步推進,保證質量。小廁所大民生,為提高工程質量,該鄉堅持因村制宜、因戶制宜,在選擇施工技術團隊時做到村民推薦、村民評議、集體決策,為高質量改廁奠定堅實基礎。在施工過程中,強化全過程監管,探索建立由鄉、村以及村民代表監督和驗收的全方位管理體系,對改廁現場進行質量巡查與指導監督,并參與驗收竣工工作,確保了改廁工作經得起群眾檢驗。
加強管護,提升服務。該鄉堅持鄉政府牽頭,各村具體落實,形成“鄉-村-組-農戶”四級管護網絡,對有生產需求的農戶,鼓勵使用無害化處理的糞液。對無生產需求的農戶,依托已有的污水處理設施,接入污水處理管網進行處理。完善“一戶一檔”存檔資料,清晰反映農戶基礎數據,確保農戶有需求時維修隊及時上門進行維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