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山新聞網訊(仰時威、吳遠芳) 黃山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歙縣分中心立足公共服務職能定位,“三化”服務規范平臺運行和場內管理,不斷優化營商環境,促進公共資源交易公開透明、規范高效。
“一網通辦”信息化。堅持落實“市縣一體化”要求,建設工程、政府采購、產權交易、土地交易四大領域進場交易項目均已實現無紙化交易,電子化率達100%。實現進場登記、場地預約、專家抽取、保證金退還等全程網辦,交易過程實行全流程電子簽章,以標準化規范化信息化落實落地,促進各方交易主體誠實守信。
見證服務標準化。在開標室、評標室、專家抽取室、走廊過道、大樓周邊等區域安裝30處攝像頭,實現360度無死角全程監控。評標室門禁系統與省發改委專家庫系統設立對接口,實現門禁系統對評審專家身份證信息核驗、人臉識別和手機通訊設備檢測等功能,強化了開、評標管理,確保了項目交易順暢。全年累計入場交易項目共965個,交易總額26.4億元,累計節約(增值)金額4.6億元,交易量和交易總額均居區縣交易平臺第一位。
現場交易規范化。嚴格執行《安徽省公共資源交易評標評審專家庫和專家管理辦法》《黃山市公共資源交易代理機構交易行為管理辦法》,制定《隔夜評標操作細則》《開評標現場管理工作提示函》等規章制度,常態化開展“一項目、一考評”,對評標專家和代理機構場內不當行為進行記錄,并書面告知監管部門,實施聯合懲戒或正向激勵。2023年累計考評項目383個,對評標專家履職情況進行考評,對存在違規行為的10名專家予以考評記分;對13家代理機構共扣60分,對18名從業人員共扣61分,倒逼評標專家和代理機構提升業務水平和綜合素質,進一步規范了現場交易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