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山新聞網訊(汪邦華)秋日暖陽,走進歙縣徽城鎮南源口村,皖浙1號風景道穿村前行,沿途紅楓倒映江面,美奐美倫的彩虹橋飛架南北,整潔而富有韻味的粉墻黛瓦讓這個江畔山村顯得生機勃勃。當地的村民告訴我們,當年的南源口地處交通要道,是周邊重要的農副產品集散地,道路狹窄、環境雜亂,是徽城鎮有名的“臟亂差”村,從來沒有想到村莊會有變得如此岸清水綠,干凈整潔,真心感謝和支持鎮、村的艱苦付出。一段時間以來,徽城鎮立足城鄉人居環境整治再提升,創新工作思維,下足“繡花”功夫,助推全鎮面貌煥然一新。以建設和美鄉村為主線,從多方位整治人居環境入手,有效提升和美鄉村工作水平。
協同聯動,構筑共建平臺。積極動員網格員、志愿者、群眾等多方力量,持續開展人居環境整治再提升行動,助推和美鄉村建設顯成效。依托“駐村夜訪”“幸福來敲門”等基層治理模式,組織縣鎮村三級干部、聯村鎮干、志愿者開展拉網式排查整治,逐戶解說新安江沿線整治的重要意義,對人居環境整治再提升行動中的難點、重點、堵點問題進行集中整治,堅決消除影響環境“頑疾”。
強化效能,扮靚城鎮“面子”。利用黨員志愿者活動日、村居人居環境集中整治日,扎實在全鎮范圍內開展環境衛生整治工作,特別對公共設施破損、破損小廣告、破損門頭、衛生死角等問題進行集中排查、整改,對占道經營、亂堆亂放等不文明行為進行勸導,進一步營造干凈整潔的城鎮環境。截至目前,清理衛生死角680余處,清除小廣告150余處,聯合縣直部門勸導亂停亂放200余次,新增電動車停車位1600個、車位256個,整治占道經營180余處,引導攤點入市經營60余處。
營造氛圍,充實城鎮“里子”。依托“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引導廣大群眾家家參與、人人加入。利用歙縣融媒體中心、“徽城印記”等線上媒體發布《人居環境整治行動倡議書》,線下依托黨員大會、村民代表大會、村大喇叭、入戶發放宣傳資料等方式,宣傳動員和美鄉村建設,切實提高群眾思想認識,激發廣大群眾參與村居人居環境整治再提升行動的熱情,營造濃厚的治理氛圍。同時,與轄區群眾簽訂門前屋后環境保潔《責任書》,促使廣大群眾自覺履行門前屋后環境衛生保潔義務,營造“家家戶戶齊上陣、全民參與治理”濃厚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