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山新聞網訊(洪麗萍)近日,歙縣三陽鎮對白石源村上坦自然村的拓寬路段實施全線硬化施工,暢通高山村落進村入戶的“最后一公里”。
白石源村是三陽鎮境內風光最秀麗的村莊,這里有國家級的自然保護區清涼峰、有高山梯田、有古樸的村居、還有幽深綿長的大溪源峽谷,四時風光,絕美無限。前些年因交通條件跟不上,村民們守著好山好水卻難以發家致富,只能外出打工。近幾年隨著歙縣“四好農村路”建設計劃圓滿完成,從縣城到村鎮、從省道S347到鄉村小道,條條公路縱橫交錯,將三陽的村莊與外面世界緊緊串聯,一條條脫貧致富的幸福大道在古鎮三陽徐徐鋪開。
農村沒有路 致富有難度
“以前道路狹窄,最怕遇上交匯車,一到節假日路上堵滿車,好多外地人聽說這個路況都放棄到我們這里來旅游。自從茬上道路修建以后,道也改了,路也寬了,自駕來的游客越來越多,現在這條加寬的路面又要全線硬化,村子要迎來發展機遇,我們打心眼里高興!”白石源村駐村工作隊隊長秦文正激動地說。
近幾年,三陽鎮堅持黨建引領,把建好“四好農村路”作為助力鄉村振興的有力抓手,緊緊圍繞農村公路“建好、管好、護好、運營好”的總目標,開工建設美燕公路、茬上公路、大溪源公路、里高山公路、下岔公路等8條公路,實現改造農村公路50.2公里,有序實施了自然村道路“村村通”、村內道路“戶戶通”、窄路改道拓寬、加裝防護欄等工程。2022年三陽鎮在全縣農村公路考評中位居前列,起到了很好的模范帶頭作用。
??
鄉村振興 交通先行
農村公路是服務農村經濟社會發展的公益性、基礎性、先導性設施,是關系群眾致富的“命脈”。道路暢通,交通便利,能有效激活農村發展的內生動力,提高群眾的收入。近幾年三陽一條條“四好農村路”的建設完成,讓四通八達的農村道路網絡覆蓋了全鎮19個自然村,50個村民小組。三陽的自然風光、風土人情、農特產品、非遺文化通過這個道路網絡,被外面世界熟知,同時也吸引了外面眾多優秀人才、資本、文化“歸流返鄉”,實現了農村經濟發展“輸血”“造血”雙通道,讓道路與村莊融合發展,助推鄉村振興。
按照“統籌規劃、以路惠民、以路興業”的總體思路,2023年下半年,三陽鎮境內的三英公路、擱泉尖旅游公路及金茬公路改造提升工程都將相繼開工建設,基礎設施的進一步完善,推動了當地的產業發展和鄉村旅游的崛起,三陽的鄉村振興在“四好農村路”上跑出了“加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