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山新聞網訊(吳昊東 劉金明)芒種后,追肥忙。連日來,歙縣深渡鎮綿潭村民正忙著將養殖場的糞肥追施在枇杷林里。“現在是枇杷采摘結束長夏梢的時候,枇杷果樹正需要追施夏梢肥,為來年培育出優良的結果,促進花芽的分化做準備,糞肥還田既能降低經濟成本,又能降低對環境的破壞,我相信明年枇杷肯定能大豐收”,綿潭村一個村民咧著笑臉說道。
“今年枇杷產量下降影響農業收入,我們村居實打實地為果農想辦法,實施糞肥還田,為來年增收打下基礎”綿潭村書記汪自輝說。
據了解,歙縣深渡鎮通過駐村遍訪入戶了解農戶實情,在定潭、綿潭等村居開展糞肥還田工作,推廣綠色種養循環農業,降低農戶施肥成本,同時解決養殖戶糞污無害化處理問題。今年以來,累計糞肥還田面積3800余畝,回收消耗糞肥1900余噸,有效降低了禽畜糞便對環境的污染。
同時,該鎮還派出農技人員在現場指導村民進行糞肥還田工作,結合前期秸稈回收成果,添加秸稈為輔料,對畜禽糞便進行堆肥發酵,制作綠色有機肥,提升土地肥力。
下一步,深渡鎮將持續推廣綠色種養循環農業,化肥減量助力鄉村振興農業產業優質綠色發展。